
5月20日,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证据科学论纲》首发式暨证据科学理论研讨会” 在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隆重召开。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旭教授致欢迎辞。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光中教授,以及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教授、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保生教授作了会议基调发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机构的四十多位代表参与了本次研讨会。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围绕证据科学论纲、证明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科学证据、以审判为中心的证据制度、证据科学前沿问题等六个专题展开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王旭院长在欢迎词中表示,5月20日是证据科学研究院成立13周年的院庆日,她对本次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她指出,“证据科学”一词作为多学科聚焦的主题,近年来,已被理论界及实务界广泛采用。《证据科学论纲》一书汇集了证据科学领域重要的前沿问题,是一部完备的“证据科学”解剖学教程,也是证据科学研究院建院以来取得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光中先生在会上作了基调发言。他认为,《证据科学论纲》在内容上具有创新性和代表性。我们国家在学术研究方面需要提倡这种放眼世界、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本书的参考资料非常丰富,涉及古今中外,特别是西方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法学家、证据法学家,引用了大量的典型案例来论证,引发了读者认真的思考。这本书不仅有理论,更有大量实际的案例。最后,陈先生也为本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张保生教授在基调发言中指出,任何知识都建立在证据基础上,证据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或途径。证据科学旨在消除事实认定的不确定性,这对人类知识探求具有普遍意义。广义证据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事实与证据的关系和证据推理规律的交叉学科。证据科学研究兴起的内在动因,是证据法可采性原则和证明原则之间内在矛盾的推动。证据科学的广义和狭义划分是相对的。狭义证据科学只是在目标上指向案件事实认定,在学科上由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构成,但从证据法学之证明科学内容和法庭科学之理工医学方法来看,狭义证据科学也需从多学科领域吸取营养。证据科学的产生既源于现代司法文明建设的需要,又对司法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接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证据科学”这一主题开展了研讨和交流。
第一单元为会议主旨发言。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中教授主持了该单元会议。

四川大学法学院龙宗智教授发言题目为“证据分析的实践视角”。他指出,《证据科学论纲》这本书侧重于理论探讨,对证据科学领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探索。证据分析则涉及具体的审判实践。他介绍了证据分析的图示法、叙事法、时序法和概要法的证据分析方法,以及印证理论在证据分析中的作用。最后,他建议议,未来可以将“证据融贯论”作为一章写入《证据科学论纲》。

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左卫民教授发言题目为“反思过度客观化的重罪案件证据裁判”。他指出,在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证据裁判已然成为中国刑事诉讼尤其是重罪案件裁判的关键话语之一。应当审视中国当下重罪案件证据裁判的取向,反思高度乃至过度客观化的刑事证明理念、立法与实践,在重罪案件裁判中重构一种既注重客观证明,又兼容合理推断的平衡型事实认定模式。

北京大学法学院陈瑞华教授发言题目为“对‘证据科学’的一点认识”。他表示,本书的出版意义重大,是张保生教授十年来学术追求的重大成果,具有极大的学术影响力。证据科学交叉研究需要胆量、勇气,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他同时指出,这本书在结合中国司法实践方面还值得进一步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熊秋红教授发言题目为“知识整合下的证据科学研究”。她指出,证据科学研究是一种对传统法教义学的拓展,由证据规则转向证据机理,使司法证明转向科学化和可视化,这种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这种研究是一种知识转型,一方面是对证明原理的揭示,另一方面是对具体证明方法的解释。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整合,各种证明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的目标(化简为繁还是化繁为简),在解决疑难案件方面的能力,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超越自由证明,这些都是今后证据科学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需要回答的问题。

第二单元会议主题为“证明的理论与实践”。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左卫民教授主持了该单元会议。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洪波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迈向以认识论为中心的证据法学体系”;南京审计大学副院长何邦武教授发言题目为“‘综合认定’的应然解读与实践进路”;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杨继文博士后发言题目为“‘大证据学’的证明原理研究”;吉林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杨菁发言题目为“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图示法分析新路径”;四川大学法学院龙宗智教授对本单元各位学者的发言作了精彩的点评。




第三单元会议为“科学证据”专题。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鲁涤教授主持该单元会议。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南宁博士后发言题目为“科学证据论”;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博士生贠丹的发言题目为“论受虐妇女综合症专家证据:理论反思与路径构建”;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助理实验师官胜男的发言题目为“刑事错案中的科学证据研究”;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王元凤副教授对本单元各位学者的发言作了精彩的点评。





第四单元会议主题为“以审判为中心的证据问题”。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李训虎教授主持该单元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师杜磊发言题目为“证人出庭作证条款的法解释学研究”;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万旭发言题目为“刑事审判中证据异议制度的概念、要素与预期功能”;吉林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熊晓彪发言题目为“新证明力观及传统证明理论的重新审视”;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南宁博士后对本单元各位学者的发言作了精彩的点评。





第五单元会议主题为“证据科学前沿理论”。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褚福民副教授为会议主持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戴锐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樊传明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博士生曹佳、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蒋毅分别以“证据决策理论”、“证据评价理论”、“证据概率理论”、“证据叙事理论”为主题向与会专家、学者报告了《证据科学论纲》一书其中四章的内容要旨。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洪波教授对本单元各位学者的发言作了精彩的点评。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吴洪淇副教授主持了闭幕式。熊秋红教授和张中教授对本次会议各位学者的发言作了精炼的总结性点评。张保生教授指出,《证据科学论纲》的十章八论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可供批判的靶子。随着未来研究的深入,希望有更多学者加入证据科学的研究队伍,共同推进中国证据法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