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决议可撤销制度》,载《中国律师》2023年第5期;
《民事案件争议焦点的提炼与证明》,载《人民法院报》2022年12月15日。
《遭遇“一房两卖”,购房者启用三种救济途径》,载《法律与生活》2022年12月(上)。
《开启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新篇章》,载《中国律师》2022年第12期。
《管教结合双轨并行,努力提升社区矫正效能》,载《司法所工作》2022年第12期。
《环境公益诉讼存“六难”》,载《中国商报》2021年11月9日(法治周刊头版)。
《认定民事欺诈是否需要“排除合理怀疑”》,载《检察日报》2021年11月30日(学术版);
《电商纠纷中的反向行为保全初探》,载《人民法院报》2021年12月9日(理论版);
《论司法文明推进与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载《中国司法》2013年第12期;
《论辩护方的证明责任》,载《政法论坛》2012年第6期;
《“王朝抢劫案”的证据分析》,载李学军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7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5月版;
《科学证据的失真与防范》,载《兰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论经验法则的适用限度》,载《中国司法》2012年第4期;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证分析》,载《中国司法》2011年第6期;
《论证据法的人权保障基础》,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被害人与检察官关系的梳理和优化》,载《中国检察官》2010年第12期;
《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改革与与发展》,载《中国司法》2010年第7期;
《香港法律援助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大陆的启示》,载《中国司法》2010年第6期;
《论刑事和解中的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6期;
《诉讼法视野下的证据法》,载《证据理论与科学—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现实已经发生——论我国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11期转载;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对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反思》,载《中外法学》200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7期转载;
《证据规则的性质、功能与体系》,载《中国司法》2007年第5期;
《程序异化论》,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3期;
《重读贝卡利亚的刑事程序法思想》,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3期;
《论反诉》,载《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6期;
《论我国刑事赔偿的特有原则》,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6期;
《超期羁押刑事赔偿若干问题探析》,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1期;
《证人作证豁免权探析》,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4期;
《沉默权的宪政思考》,载《现代法学》2002年第1期;
《律师会见难的现状与反思》,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律师文摘》2007年第四辑转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8月版;
《论我国现行“政策性修宪”模式的局限性》,载《法学》1999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0年第2期转摘;
《证据的可采性与非法证据排除》、《从证明标准看刑事错案》,载《证据学论坛》(第1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证人制度三人谈》,载《证据学论坛》(第9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9月版;
《当前法学研究中的“痞子文风”及其解析》,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4期;
《审前准备程序:走出改革的误区》,载《现代法学》2000年增刊;
《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裁判体系》,载《烟台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999年宪法修改的前前后后》,载《当代法学》2000年第3期;
《中国社会对沉默权的容忍度有多大——“沉默权在中国”调研报告》,载《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5期;
《全国诉讼法学会年会观点综述》,载《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2期;
《〈新中国宪政之路〉评析》,载《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2期;
《论我国行政诉讼的困境与解析》,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1年第2期,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CUPA)2000年第6期转摘;
《完善我国陪审制立法的若干建议》,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论〈合同法〉中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新发展》,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我国陪审制改革十大问题论纲》,载《中国律师》;
《仲裁司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载《燕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证据的困惑——“借腹生子”案评析》,载《律师与法制》2001年第7期;
《我国宪法应明确规定沉默权》,载《法学论坛》200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1年 第4期转摘,《法学文摘卡》2001年第2期转载;
《论“政策性修宪”与“制度性修宪”》,载《法学论坛》2000年第2期;
《应当重视我国“诉讼法哲学”的构建》,载《法学论坛》2000年第5期;
《程序的人文精神》,载《上海法学研究》2003年第3期,5000字;
《京沪两地法学家差异谈》,载《法学家茶座》(第1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
《律师名片纵横谈》,《法学家茶座》(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律师文摘》2004年第1辑转载;
《论沉默权在我国的价值选择与制度整合》,载《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法院真得会被案件淹没吗——美国辩诉交易的实证考察》,载北大法律信息网“焦点法谈”;
《再论存疑不起诉的刑事赔偿——与陈华先生商榷》,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关于完善我国庭审质证的若干思考》,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禁止律师执业不正当竞争的现状与对策》,载《安徽律师》2002年第1期,8000字;
《程序正义与实体真实——关于一起案件“相对合理主义”视角的考察》,载《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论提起反诉的条件》,载《河北法学》2001年第6期,4000字;
《宪法修改与制度完善》,载《法学研究交流》2000年第3期,6000字;
《废除我国陪审制度的理性思考》,载《法律与社会》2000年第3期,9000字;
《论我国审前准备程序改革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载《四川审判》2000年第2期,3000字;
《关于我国当庭宣判若干问题的探析》,载《天津律师》2000年第5期,5000字;
《律师执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解析》,载《天津律师》2002年第1期,5000字;
《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从马克思的一段话说开去》,载《贵州法学》2000年第2期;
《从宪法修正案看我国法治观念的三大改变——评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载《上海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
《庭审质证若干问题探讨》,载《上海检察调研》2001年第9期。
主要访谈:
《政府失信、佛山6家民营企业面临强拆》,载《中国商报》2023年3月15日;
《法院回应拍卖5元背篓属实,专家:如何加大追缴财产力度需思考》,载《中国商报》2022年11月24日;
《富豪夫妇伸冤路上双双离世,独子辍学接力讨说法》,载《中国商报》2022年7月14日;
《前老板欠款未还,继任者被“限高”,律师:法院应纠正》,载《中国商报》2022年6月30日;
《“TST庭秘密”被调查10天后又被立案》,载《中国商报》2022年5月12日;
《“检测报告“掐架”当事人被捕,法学专家:开庭前应重检”,载《中国商报》2022年4月8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新春走基层》枣庄市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2022年2月7日;
“大师的玄机”,《今日说法》2021年11月19日;
“山城行动”,《今日说法》2021年4月8日;
“谁是合法继承人”,《今日说法》2021年3月25、26日;
“推动乡村振兴 打造齐鲁样板”,《山东新闻联播》2021年6月5日;
《破解培养难题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载《中国商报》2021年11月26日;
《深圳一公司五年八次变更背后》,载《中国商报》2021年12月16日;
《高空抛物的法律规制》,载《中国商报》“尚法新闻”2022年1月26日;
《以罚代管不可取》,载《法制与新闻》2021年11月29日;
《普通共同诉讼的要件》,载《法制网》2021年12月17日;
《论毛主席晚年错误的原因》;
《每个人心中都有两只狼》;
《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
《四十自述》;
《华盛顿:回归田园》;
《陈瑞华教授法学思想》;
《谈2020年新冠疫情》;
《张春桥:首次公开行使沉默权》;
《证据法的人文关怀》,载《法制日报》2011年4月13日“思想部落”;
《被害人与检察官当和谐前行》,载《法制日报》2010年12月22日“思想部落”;
《“五个严禁”:让审判置于阳光之下》,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3月3日;转载张建南主编《人民法院“五个严禁”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落实证据规定、彰显程序价值》,载《人民法院报》2010年9月22日理论版;
《我国刑事诉讼应确立管辖权异议制度》,载《人民法院报》2003年7月4日;
《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载《检察日报》2006年1月5日;
《关注深圳独立候选人事件》,载《南方都市报》2003年5月22日“观察家”栏目;
《要把外来工的选举权利落到实处》,载《南方都市报》2003年6月3日“社评”栏目;
《警察验证权责对等是身份证法亮点》,载《南方都市报》2003年6月29日“社评”栏目;
《“首办责任制”的宪法意义》,载《南方都市报》2003年7月31日;
《立法要体现对弱者的关怀》,载《南方都市报》2003年10月27日;
《“人大面试官员”的宪政意义》,载《新京报》2004年5月8日“社论”;
《人大个案监督要谨慎对待》,载《新京报》2004年4月27日“社论”;
《规范程序让代表更好反映民意》,载《新京报》2004年2月20日;
《“律师在场”意义重大,难题不小》,载《新京报》2005年1月15日“社论”;
《学生是否有权在宿舍吃饭?》,载《上海法制报》1999年12月15日第5版社评;
《BOT投资中的风险与防范》,载《上海法制报》1998年11月30日第4版;
《BOT——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载《上海法制报》1998年11月2日第4版;
《建议将依法治国明确写入宪法》,载《北京法制报》1998年10月16日;
《华政学者、上海律师谈司法公正研讨会综述》,载《政法成人教学》2000年第3期;
《论普通程序兼并督促程序》,载《政法成人教学》2000年第2期;
另外,发表《“修宪”背后的故事》、《“谈判”小记》、《“好事”也要打假》等杂文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