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
第二届法庭科学标准建设研讨会圆满落幕

五月初夏,万类竞绿。在国家落实深化标准化改革,建立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夯实标准化技术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等指导思想下,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标准建设工作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和重视。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于2017年7月顺利召开了首届法庭科学标准建设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业内反响。今年,第二届法庭科学标准建设研讨会再次得到了相关领域内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也不遗余力地为大家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学术平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为法庭科学标准建设而努力。

 

第二届法庭科学标准建设研讨会圆满落幕

 

2018年5月8日,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第二届法庭科学标准体系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圆满落幕。来自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世界卫生组织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中国ICF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贵州医科大学、济宁医学院、江苏警官学院、辽宁警察学院、贵州警察学院、福建警察学院及部分司法鉴定机构、法庭科学相关企事业单位等代表共计98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旭致开幕辞。她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嘉宾表示欢迎,并感谢大家对法庭科学事业的关注,以及对本次研讨会的支持和帮助。她指出,法庭科学标准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积极为大家提供交流互动平台,旨在促进行业达成基本共识,不断建立和优化我国的法庭科学标准体系,探索科学标准视野下的中国法庭科学发展之路。

本次研讨会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共持续4小时。上半场主题为“法庭科学标准化战略研讨”由王旭院长主持,下半场主题为“法庭科学技术标准实践研讨”,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副主任叶健主持。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标准规范处处长花锋首先作了《法庭科学标准化发展战略》主旨报告。花锋处长从法庭科学标准建设面对形势、战略目标、战略原则和战略实施方面,分别阐述了标准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并着重提出加大国际化和团体标准的建设应是我国现阶段法庭科学标准化战略的重点。

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综合处处长郑振玉强调了司法鉴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应首先了解司法鉴定标准化工作的定位,同时厘清司法鉴定标准与其他领域标准的关系,加大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协作,形成司法鉴定标准的发展规划。他结合司法鉴定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司法鉴定标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在研究中应把握必要性和可行性,关注标准实施的效率和效果。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郭济环作《新“标准化法”释义与解读》的专题报告。郭济环主任通过对比新、旧标准化的变化,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国家对标准化建设赋予的新要求和使命,新标准化法的重大突破,并结合我国法庭科学标准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相关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副主任叶健作《我国法医DNA技术标准国际化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叶健主任从国内、外法医DNA技术标准建设现状的对比分析,深刻探讨了我国法医DNA技术国际化趋势,针对我国法医DNA标准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呼吁行业内应引起积极重视和正确面对。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副主任程剑峰作《检察实践中法庭科学标准化问题》的专题报告。程剑峰主任从检察机关法庭科学的实践工作出发,结合实际案例,从鉴定意见可靠性审查、证据审查视角下谈法庭科学标准化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主任邱卓英作《基于国际分类家族分类标准构建伤残鉴定标准体系》的专题报告。邱卓英教授介绍了WHO国际分类家族参考分类标准体系、WHO国际分类家族参考分类应用架构、ICD-11分类架构及涉及功能和损伤的分类、基于ICF的功能和残疾标准及其应用,他指出我国部分法庭科学标准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是发展的趋势和进步。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旭作《中国法庭科学标准建设的路径探索》主题报告。王旭教授指出,法庭科学质量控制的支撑性手段是法庭科学标准。她剖析了我国法庭科学标准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国际相关问题研究的启示,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法庭科学标准研究的建议。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邓振华教授作《法医临床学标准建设与思考》的专题报告。邓振华教授介绍了当前我国法医临床学标准概况,以及国外关于牙齿年龄推断、性侵害等标准的划分等内容,提出了我国法医临床在标准起草上的问题和对策。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微量处处长权养科作《微量物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的专题报告。权养科处长剖析了微量物证方法标准实践中相关问题,建议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可研究借鉴化学、医学、质检领域相关标准,加大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和数据库建设。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文检处副处长韩星周作《全国刑标委文件检验标准化情况及工作展望》的专题报告。韩星周处长从文件检验与标准化的关系、文件检验标准化现状,提出了文件检验标准化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任务。

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文件检验学室主任李冰作《美国PCAST报告评价》的专题报告。李冰副教授介绍了美国法庭科学发展之路的背景,PCAST报告的主要内容、提出的具体建议,重点介绍了“独立检验--统计模型--鉴定复核”的模式关系。

中国人寿再保险公司业务创新部总经理董向兵作《保险行业人伤理赔相关标准的建设和应用》专题报告。董向兵博士重点介绍了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及代码、意外 事故原因分类与编码、意外类保险产品分类与编码,新标准符合国际的功能和残疾模式,有利于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

浙江省司法厅司法鉴定管理处处长潘广俊作《认证认可对司法鉴定标准建设的要求》专题报告。潘广俊处长从司法鉴定管理部门解读了司法鉴定标准建设与认证认可的关系,从认证认可对司法鉴定标准化建设的实践参与、功能作用方面,提出了有关建议和意见。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保生作《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与法庭科学标准》的主题报告。张保生教授介绍了科学证据的可采性标准、法庭科学标准的作用,以及可采性标准和法庭科学标准的关系。他指出,法庭科学标准化建设应服务于科学证据。

会后,嘉宾代表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再次为大家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是一场继往开来的学术盛会,丰富的学术内容和浓郁的学术气氛,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和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