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
纪实|“红色赋能,研学同行”学生骨干实践教育活动

为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服务能力,510日,我院组织各班班长、团支书、党支书及研究生会干部赴北京档案馆开展“红色赋能,研学同行”实践教育活动。本次活动由院研究生会负责策划组织与承办。

活动的第一站是北京市档案馆。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与讲解下,同学们依次参观学习了“北京历史文脉展”“红色档案珍品展”等特色展厅。《北京历史文脉展》以时间轴的形式,系统梳理了北京从西周燕都到现代国际大都市的演变历程。展览汇聚了众多珍贵文物,包括西周燕都青铜器、元代大都城规划图、明清皇家档案等,生动展现了北京作为历史名城的深厚底蕴。《红色档案珍品展》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为主线,聚焦北京地区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历史节点,通过300余件珍贵档案、历史图片和实物展品,生动再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阔史诗,为同学们打造了一堂沉浸式的"党史教育课"。

随后,同学们在朝阳公园开展团建活动,围绕党建知识,主持人精心准备了数十道涵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相关的题目,将党史教育巧妙融入趣味竞赛中,以生动形式巩固理论学习成果。同学们凭借扎实的党建知识功底,踊跃参与竞答。此次活动有效促进学生骨干间的交流协作,增强党性修养,为更好地服务师生奠定坚实基础。


1A8027

同学感悟分享节选:

韩爽:走进北京市档案馆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凉意中夹杂着纸张特有的沉静气息。这座现代建筑里封存着这座城市最鲜活的记忆,而当我在《红色档案珍品展》的展柜前驻足时,那些泛黄的文件、褪色的照片突然都有了温度,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空隧道。这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历史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在档案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坐标。当我们以敬畏之心面对这些历史见证时,它们就会开口说话,告诉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档案以其独有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历史、理解当下的重要维度。

米莉亚娜:在北京档案馆参与团建活动,我深受触动。馆内陈列的丰富资料,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内涵。从开天辟地的建党精神,到艰苦卓绝的长征精神,再到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每一种精神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些精神是先辈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铸就的,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顽强的奋斗意志。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在面对科研难题时,以长征精神激励自己,勇于挑战、坚持不懈;在团队协作中,发扬雷锋精神,互帮互助、乐于奉献。北京档案馆之行,是一次精神洗礼,更是一次奋进动员。我会将这些伟大精神融入生活,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鲁寒凝:在北京档案馆,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北京的历史长河之中。那一件件珍贵的档案资料,如同历史的见证者,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从古至今的沧桑变迁。从古老的城池规划图到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记录,每一份档案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不懈奋斗的身影,他们为了城市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奉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种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的使命。

张荣涵:这次参观不仅让我领略了北京的历史文化魅力,更让我意识到档案作为重要证据,在还原历史真相、传承文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古都文化展馆,泛黄的舆图、精美的老照片、详实的文献档案,生动展现了北京城自元明清以来的规划布局与建筑特色。从故宫的对称美学,到胡同的烟火气息,每一份档案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精神展馆,革命先辈的手稿、抗日时期的珍贵影像,彰显了北京在历史变革中孕育出的伟大精神。这些展品让我明白,无论是革命年代的斗争精神,还是新时代的创新精神,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