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
“证据科学特色发展与多学科交融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5月11日,“证据科学特色发展与多学科交融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海淀校区图书综合楼815会议室成功举办。证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东教授主持本次研讨会。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校外嘉宾有专家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晓娜,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军,以及《比较法研究》副主编丁洁琳,《法学杂志》副主编程绍燕,《环球法律评论》编辑贾元,《中国刑事法杂志》编辑高磊,《中外法学》编辑吴洪淇,《政治与法律》编辑杜小丽,《当代法学》编辑杨波。

会议伊始,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保生教授发表了精彩致辞。他深入阐述了证据科学研究院名称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并对当前我国证据制度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

随后,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彭文华介绍了学院的学科建设概况。他提到学院教师专业结构多元化,涵盖了证据科学、法医学、物证技术学三个不同专业,包括十数个具体专业方向,形成了独特的多学科交融状况。此外,彭文华院长还提出通过开展教师论文工作坊等形式,多渠道拓展证据科学的特色发展路径,进一步促进学院的多学科交融,不断推动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产出,推动学院未来发展

与会专家代表魏晓娜教授结合刑事诉讼法的实际应用,深入剖析了证据制度和证据规则采用新视角和新方法进行研究的关键作用。赵军教授针对证据科学研究院的学科特色以及多学科交融下的论文写作方法,特别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等方法,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建言。

在学术交流环节证据科学研究院教师汇报了各自的最新论文成果,涵盖了证据科学的多个研究方向。与会嘉宾认真聆听,并进行细致点评,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为老师们进一步完善研究提供了方向。

最后,副院长张中教授总结道,对于我们证据科学研究院而言,此次研讨会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交流契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亮点和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色,深入挖掘不同学科间的融合点,进一步加强多学科交流。

本次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证据科学朝着特色化、多学科交融的方向不断前进,在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证据科学研究院也会举办更多此类研讨会,力争在特色发展与多学科交融方面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