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汪诸豪副教授率队赴北京互联网法院调研

2021126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汪诸豪携学生研究团队赴北京互联网法院进行交流访问。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雯,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副主任李文超、法官赵晓畅及法官助理孟丹阳亲切接待,顺利开展参观活动及交流座谈活动。

作为北京互联网法院的体验区,参观展示区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呈现了北京互联网法院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办案方式。孟丹阳对法院的办案流程进行了介绍。当事人如果需要在互联网法院立案,需要先进行身份认证和平台注册,而法院系统则会将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提交至内网并进行在线审核。审核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相应文书,并同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进行电子送达。最后法官将通过在线方式进行庭审,当事人也可以在线上申请执行。以互联网方式进行诉讼,一方面突破了传统法院的时间和地域限制,让当事人在周末和工作日的晚上也能立案,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另一方面也将所有材料全部转为电子档案,方便了送达工作,也响应了环保要求。北京互联网法院重点介绍了其搭建的“天平链”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是旨在帮助当事人保存、固定证据的新兴技术手段。区块链方式能使当事人从传统公证方式的金钱负担中解放,让当事人真正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李文超也简单介绍了北京互联网法院办理的负有社会效果和示范意义的案件,如爱奇艺超前点播案、配音秀著作权案和暗刷流量案等案件。这也充分说明了北京互联网法院在减轻当事人讼累的同时,并没有减弱当事人在每一个案件中能感受到的公平正义。

 

随后,孟丹阳为大家介绍了网络法庭展厅。法庭正中为法官席,法官席左手为被告席,法官右手为原告席,这样的分布方式沿袭了传统法院的诉讼构造布置。不同的是,传统法院的当事人必须到场,而互联网法院的当事人们则可以在任一地方完成庭审环节。在法官席对面,是由三块屏幕组合而成的大屏幕,左边的屏幕显示被告,右边的屏幕显示原告,而中间的屏幕则用于法庭环节的推进及证据材料的展示。展厅很全面地展现了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技术亮点,如全球首个“AI虚拟法官”将承担宣读法庭纪律的责任,而实时语音转文字的功能可以精确识别法官及当事人的发言,方便了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交流,若有方言等难以识别的部分,书记员则会及时更改。

 

在交流座谈环节,双方探讨了有关互联网法院未来发展与建设的问题,双方均期待未来可以更好地发挥互联网法院的优势。由于一些外国人因语言问题较难在现有的中文立案网站上实现自主立案,汪诸豪提出了新增英文立案页面等建议。与会人员还探讨了如何使互联网法院的对外宣传收获更好的效果等问题,并提出可以进行典型案例的宣传,例如介绍“小猪佩奇”著作权案等可以很好地展现互联网法院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三位法官分别就互联网法院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序保障、冒名线上诉讼情况、技术调查官制度等问题给予了细致的回答,同学们通过法官们的回答,对互联网法院的具体制度和技术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和更深层的理解。此外,汪诸豪还与北京互联网工作人员就诉讼费、互联网服务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撰稿人:刘艺霖、周熙玲、邹江南、黄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