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
我院证据法学研究所首次交叉集体备课顺利举行

2020年9月10日,我院证据法学研究所在A719会议室举行了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首次“集体备课暨双周会议”。本次集体备课首次尝试采用交叉学习模式,邀请我院法庭科学研究所王元凤教授主讲科学证据的解释问题,双周会议由证据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吴洪淇教授主持,我院名誉院长张保生教授、副院长张中教授、李训虎教授、吴丹红副教授、褚福民副教授、林静副教授、曹晶讲师、王晨辰讲师、刘奕君博士后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吴洪淇教授祝贺在座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向与会老师介绍了本学期新入职的王晨辰讲师和刘奕君博士后。王晨辰讲师和刘奕君博士后分别作了自我介绍,表示非常高兴加盟我院,与会老师表示热烈欢迎。

首先,由吴洪淇教授主持本学期首次“双周会议”,主要讨论《法律写作》课程相关事宜。吴洪淇教授向在座老师介绍了《法律写作》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方式,与会老师纷纷肯定开设此门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提升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学术规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完成授课内容的张中教授和李训虎教授向与会老师交流和分享了他们的授课方法和经验。与会老师对于如何确保《法律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结课形式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积极发表建议,并就相关问题达成了共识。

随后,进入“集体备课”环节。本次“集体备课”邀请王元凤教授主讲科学证据的评价与解释问题。王元凤教授从科学证据存在的问题、课程的总体思路、相关理论结构、案例分析、未来发展建设的方案和路径、域外相关研究成果、ENFSI指南解读等方面展开讲解。王元凤教授指出,科学证据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科学问题越来越复杂、答案越来越简单化、结论过于绝对。因此,这门课程的总体思路是揭开科学证据的神秘面纱,正确面对科学证据的不确定性,帮助法官及控辩双方当事人对证据进行正确的解读,找到统一的标准从而减少各方当事人对同一证据的不同认识。王元凤教授通过2013年某省会城市涉嫌刑讯逼供案件和Wayne Bertram Williams杀人案两个案例,生动形象地阐释了课程思路。她指出,未来证据科学的发展建设包括以下路径:第一,直面证据的不确定性;第二,建立通用性方法解决不确定性;第三,科学表达证据的证明力;第四,评价型报告纳入标准体系。王元凤教授向与会老师介绍了ENFSI指南。她指出,ENFSI指南是全欧指导各种类型法庭科学评价型报告的作业指南,其中理论讲解部分是重点,包括了基本概念、应用范围、专业术语、作业提示、标准框架。她认为,ENFSI指南理论讲解部分主要从以下三点展开:第一,每个案件证据对应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二:控辩双方针对核心问题存在两种不同主张;第三,评价型法庭报告主张用似然率来解答哪种主张可能性更大。王元凤教授在总结时指出:不确定性是证据的天性,证据链条能提升证据之间的协同证明能力,需要用似然率或者贝叶斯模型为证据的使用、表达、结合遴选出一种更为科学的方式。

在整个集体备课环节,与会老师认真聆听、积极发问,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本次集体备课和双周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