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证据科学博士生博士后学术论坛共收到征文102篇,作者学校涵盖全国27个高校科研院所。经过匿名评审,共计46篇论文入围,将受邀出席第二届全国证据科学博士生博士后学术论坛,现将入围论文予以公示:
2022年第二届全国证据科学博士生博士后学术论坛征稿入围名单(证据法方向,按照得分排序)
姓名 |
作者单位 |
作品名称 |
曹佳 |
华东政法大学 |
论事实认定的认知规范结构 |
刘金松 |
中国政法大学 |
大数据辅助证明的构造及其风险防控 |
张嘉源 |
中国政法大学 |
驾驭复杂性:从证据真实性迈向可信性 |
马国洋 |
北京交通大学 |
证据链的批判与重塑 |
温馨 |
西南财经大学 |
刑事诉讼中“抽样证据”的法庭调查 |
余鹏文 |
中国政法大学 |
从原理到制度:法庭上人工智能证据的运用规则体系建构 |
龚善要 |
东南大学 |
区块链存证中原本法则的适用困境及其推定应对 |
李胥 |
北京工业大学 |
论刑事侦查人脸识别技术及识别结果的证据化运用 |
范智凯 |
中国政法大学 |
涉众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证明困境的理性应对 |
吴国章 |
西南政法大学 |
最佳解释推理的理论反思与借鉴意义 |
贾云静 |
中国政法大学 |
证据法法典化论争下的立法模式省思 |
周慕涵 |
中国人民大学 |
“印证模式”能否被称作为一种司法证明模式? ——形式逻辑上的观察 |
潘鑫 |
四川大学 |
眼见为实:刑事诉讼中警察现场执法视频证据的预设功能及其实现 |
沈运峰 |
浙江工商大学 |
论科学证据的事实推理结构:从概率到信念 |
赵航 |
中国政法大学 |
虚拟仿真证据的可视化证明方法 |
熊用坪 |
西南政法大学 |
刑事审判中DNA证据采信的实践检视与路径完善 |
杨焘 |
重庆大学 |
非法实物证据补救规则的实践检视与路径探索 |
李天君 |
中国政法大学 |
涉外法治视角下律师-委托人特免权的再思考 |
刘妍 |
中山大学 |
明知要件事实推论及其规制——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例 |
赵一平 |
中国人民大学 |
庭审阶段重新鉴定缘何难启动?——基于598份刑事判决的实证分析 |
唐云阳 |
四川大学 |
被忽视的突袭:刑事诉讼中证据构造径行变更的边界规制 |
王志坚 |
浙江大学 |
刑事裁判中经验法则的运用实践及规则完善 |
周鸿焕 |
武汉大学 |
专利诉讼中技术调查报告应用的风险及规制 |
林慧翔 |
西南政法大学 |
口供补强的模式选择及完善 |
胡佳 |
四川大学 |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明知”的认定方法和标准研究 |
罗来兵 |
中国政法大学 |
大数据分析报告刑事证据数据溯源问题研究 |
宋乐超 |
武汉大学 |
阶层犯罪论语境下的证明对象 |
赵晏民 |
武汉大学 |
论在线诉讼中刑事证据调查的适用逻辑与限度 |
孙珊 |
中国政法大学 |
大数据证明的司法适用与理论检视 |
王璐鑫 |
西南政法大学 |
电诈案件中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的证明机制 |
洪刚 |
南京师范大学 |
大数据证据质证的困境与出路 |
侯慧如 |
西南政法大学 |
欧洲人权法院视角下警察间接引诱的标准与效果评析 |
陈邦达 |
中国政法大学 |
鉴定意见审查认定规则及配套机制的优化 |
王璨璨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论民事法定证据种类与证据能力之关联 |
杨菲 |
吉林大学 |
刑事诉讼中人脸识别证据探究 |
李媛 |
北京大学 |
“情况说明”的实证分析、证据属性与理性检视 |
陈志华 |
武汉大学 |
违约金司法酌减之认定研究 |
胡雨晴 |
中国政法大学 |
“排除合理怀疑”适用的实践样态与理论反思 |
林洧 |
中国人民大学 |
数字生态下证据法学从方法论到性质论之革新 |
陈苏豪 |
中国政法大学 |
心理学理论介入司法证明的路径比较——以儿童证言收集与运用为中心 |
周莹莹 |
吉林大学 |
数字时代刑事证明标准“新客观化”之反思 |
庄嘉伟 |
西南政法大学 |
专门性问题报告的证据法问题研究 |
李佳临 |
北京大学 |
前诉认定的事实在后诉中发挥何种作用?——事实预决效力层级研究 |
2022年第二届全国证据科学博士生博士后学术论坛征稿入围名单(法庭科学方向,按照得分排序)
姓名 |
作者单位 |
作品名称 |
王勇 |
西南政法大学 |
物证鉴定科学范式转移背景下的同一认定理论 |
李硕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大规模数据库下指纹局部区域相似性研究 |
马星宇 |
中国政法大学 |
代谢组学联合人工智能在法庭科学人体伤后时序变化特征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
公示期为2022年10月24日至10月27日。公示期内如对评选结果有异议的,请实名以书面形式向组委会提出,组委会联系邮箱为zjkxbssbshlt@163.com。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四川大学法学院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证据科学课程虚拟教研室
《证据科学》杂志
2022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