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委员会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
重点实验室工作报告及工作要点(2017-2018)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7年度工作总结

2017年,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位一体得到全方位、立体化发展,专业发展均衡,学科交叉初见成效,办公环境明显改善,日常工作无明显纰漏,实验室科研水平、教学、鉴定水平全方位提升,社会影响力、鉴定公信力以及学术影响不断得到加强。

现将实验室2017年全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一)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稳步提升

1.项目申请、获批以及年检、结项情况

2017年,实验室教师申报各类科研项目35项,共有21项项目(13人)获得立项,批准经费共计452万元。其中,纵向科研项目6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张保生)、一般项目2项(施鹏鹏、李训虎)、青年项目1项(汪诸豪),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吴洪淇、曹晶);横向科研项目12项,横向项目包括: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委托项目;校级科研项目3项。与上年立项数(33项)和批准经费(415.9万元)相比,立项数量有所减少,但纵向项目立项数量较上年(3项)增长一倍,特别是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有所突破,批准经费较上年有所增加。

本年度共有4项科研项目申请结项,项目的总体结项率偏低。

本年度实验室多项科研项目进行了年度检查、中期检查,另有2项科研项目提交了变更申请并获得批准。

2.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7年度开放课题立项7项,结项1

组织实验室2017年度开放课题的征集、申请、立项、经费拨款工作,共受理24项申请,批准立项7项,资助经费35万元。

本年度组织审议了3项开放课题申请结项的材料,其中:2010年度1项、2011年度2项,同意其中1项课题结项,2项课题延期结项;审议并同意了10项课题的变更申请。本年度拨付开放课题经费共计17.5万元。

3.完善科研平台建设,新增非在编科研机构1

201711月,成立了非在编科研机构——法庭科学标准研究中心,中心主任为王旭教授,进一步完善了实验室的科研平台建设。

4.科研成果丰硕

(1)本年度实验室教师出版著作13

其中专著4部,译著6部,境外论文集2部,其他著作1部。

专著包括张保生、张中、吴洪淇等著的《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6》,张中主编的《中国司法文明指数调查数据挖掘报告2015》,吴洪淇独著的《法律职业的危机与改革》,袁丽独著的《法医DNA证据研究》等4部。

译著包括王进喜独译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998年法律职业法》、《苏格兰诉辩律师协会诉辩律师职业行为指引和惩戒规则》、《律师事务所的有效知识管理》、《现代律师事务所管理》,吴洪淇独译的《对抗制下的法律职业伦理》,吴丹红独译的《让证据说话——李昌钰科学证据办案3(修订版)》等6部。

境外论文集包括《当代中国司法文明——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评论》、《现代诉讼中的证明——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视角》两部。

其他著作为房保国编著的《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图讲堂——民事诉讼法之强化篇》1部。

2)本年度实验室教师公开发表论文76

实验室全年发表权威期刊论文10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1篇(张保生),《中国法学》(吴洪淇)1篇,SCI论文7篇(石美森、百茹峰、郝红霞各2篇,袁丽1篇),EI论文1篇(曹洪林);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3篇,境外期刊论文6篇,一般期刊论文27篇。论文总数与上年(97篇)相比,减少了21篇,核心论文减少14篇,但是权威期刊论文增加1篇。

3)本年度实验室科研成果获奖2

吴洪淇的专著《转型的逻辑:证据法的运行环境与内部结构》(201312月版)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于天水的论文《Time-dependent expression of MMP-2 and TIMP-2 after rats skeletal muscle contus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determine wound age》获得2015-2016年度司法鉴定优秀论文奖。

根据我院的科研考评及奖励办法,我院2017年度支出奖励金额共计56.4万元(含基本奖励35.5万)。

(二)学科建设情况

1.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优化

我院多人晋升司法鉴定系列的高级职称,张海东、王元凤、杨天潼晋升正高级职称,连园园晋升高级工程师,人才梯队建设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2.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得到加强

李训虎、吴洪淇入选我校2017年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

(三)岗位聘任、年度工作岗位考核工作顺利完成

完成了2017年度教学科研岗位聘任工作。本年度,1人晋职副教授岗位(李冰),2人在副教授岗位上晋级:马长锁晋级五级副教授、袁丽晋级六级副教授。

在实验室2017年度工作岗位考核中,按照实验室的考核文件,实验室33名教师,23人考核合格,7人未达标,3人不参加考核。

实验室教师科研工作情况详见表1,其他纵向科研指标详见表2-表。

其中红色*代表重要科研成果、立项及获奖

2 近五年实验室科研立项情况(批准经费:万元)

年度

国家级

省部级

校级

横向

合计

立项()

批准经费

立项()

批准经费

立项()

批准经费

立项()

批准经费

立项()

批准经费

2013

2

133

10

1007.425

0

0

7

338.25

19

1478.675

2014

2

45

4

68

2

77

6

61

14

251

2015

2

55

3

105

2

2

17

144

24

306

2016

1

56

2

26

9

115

21

218.9

33

415.9

2017

4

120

2

16

3

16

12

300

21

452

合计

11

409

21

1222.425

16

210

63

1062.15

111

2903.575

3 近五年实验室科研人员出版著作情况(单位:部)

年度

专著

教材

论文集

其他

合计

独著

译著

其他专著

小计

2013

2

10

4

16

2

0

0

18

2014

2

1

1

4

2

2

0

8

2015

2

7

3

12

1

1

1

15

2016

0

4

4

8

2

1

0

11

2017

2

6

2

9

0

2

1

13

合计

8

27

14

49

7

6

3

65

4 近五年实验室科研人员发表文章类别统计(单位:篇)

年度

权威期刊论文

SCIEI检索论文

CSSCICSCD检索论文

核心期刊论文

一般期刊论文

合计

2013

0

9

2

26

28

65

2014

0

4

18

16

34

72

2015

1

6

23

25

35

90

2016

0

9

31

11

35

97

2017

2

8

22

11

33

76

合计

3

36

96

100

165

400

5 近五年实验室科研奖励情况(单位:万元)

年度

奖励金额

基本量完成

著作奖励

论文奖励

项目立项奖励

项目结项奖励

专利

标准

合计

2013

14.4

15.9

3.5

2.8

21

/

0

/

57.6

2014

14.6

17.4

1.8

0.25

3.9

/

0

0.3

38.25

2015

21.6

16.4

1.8

1.15

4.5

0

0

0.3

45.75

2016

20.8

19.2

3

2.65

3.1

0.5

0

0

49.25

2017

21

14.5

1.2

5.65

14.05

0

0

0

56.4

合计

92.4

83.4

11.3

12.5

46.55

0.5

0

0.6

247.25

6 近五年实验室科研人员工作岗位考核结果(单位:人)

年度

总人数

免考人数

合格人数

不合格人数

基本合格(三年考核)

2013

32

1

23

8


2011-2013年三年考核

32

1

24

2

5

2014

34

2

27

5


2015

35

2

24

9


2016

34

1

27

6


2014-2016年三年考核

34

2

21

4

7

2017

33

3

23

7


(四)科研存在的问题

科技成果获奖无突破,科研项目结项率偏低。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一)教学管理方面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3讲话精神实施方案,配合学校双一流建设战略,做好相关工作。相关学院和部门应加大宣传、做好规划,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按时完成一级学位点评估工作,做好学科建设工作;规范研究生培养流程。对于研究生档案管理、研究生答辩、研究生招生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规范。以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管理,发挥领导班子主导作用

主管领导深入研究把握学院的教学规律,健全教学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明确行政人员分工。教学管理部门力求人员少、职责清、效率高。教学办公室承担完成了学校各职能部门下达的全年教学、管理任务并协助任课教师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圆满完成了2017年的教学任务,及时制定了2018年教学计划,进行教材征订、试卷印制、组织考试、成绩录入及试卷归档工作。完成了2015级证据法学专业研究生开题报告;妥善落实了2017级研究生导师配置;分别在20176月份和12月份进行了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组织、实施了法律硕士(法庭科学、司法文明方向)研究生、证据法学硕士生、博士生以及证据科学在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学院几位领导身兼管理与教学的双重身份,他们以身作则,承担了不同班级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全年人均课时量超过120学时。同时主持了多项课题,主编、参编多部教材,发表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在教学科研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2.注重教学质量,健全反馈机制

我院在常规教学管理中,注重在狠抓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各关键环节管理与反馈机制。

一方面,重视课程教学质量管理,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确保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常态化,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同伴互助效能。在集体备课中,老教师带动新教师,骨干教师发挥示范作用,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大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特长,形成优势互补,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在交流中思想形成碰撞。我院袁丽老师获得学校2016-2017学年度优秀教学奖。集体备课活动是规范执行教学大纲、提升教师授课质量一项重要举措。

另一方面,特别重视课程教学质量督查反馈机制,结合实际从教学秩序、教学过程、教学状态、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监督和评议。首先从制定相关课堂教学管理文件入手,提高师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认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其次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强化教学办的管理作用。主管教学的张中副院长经常深入课堂抽查课堂教学情况,了解教学效果,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经常给授课老师和教学办管理人员开会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管理办公室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加强课堂巡查督查、利用不定期教学督查等措施,真实掌握一线教学情况,为改进教学工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建议。最后注重学生反馈,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我院通过相关反馈检查机制,深入考察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情况,全面掌握教风学风建设情况,切实保证了教学工作各环节的质量,促使常规教学在不断发扬优点、改进缺点的前提下规范、有序地运行,确保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配合学校开展学位点评估

为迎接教育部学位点评估和进行相关考核,我院学位点自我评估组按照学校研究生院要求,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做好周密的工作安排,合理调配工作环节、整合各方力量,使评估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截至12月下旬,完成自我评估总结报告并制定改进提升方案,报学校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通过后最终定稿。

4.协助本院教师申报外院教学工作

及时通知相关信息,协助本院教师申报其他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申报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协助教务处完成教学安排与实施。

5.协助实践实验教学项目管理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教委“实培计划”相关文件精神,我院大力开展实验教学开放共享项目。教学办负责为各位授课教师申报课程、核算课酬、统计课时等,做了大量后勤工作。

6.2016-2017学年度学校推行三学期制并启用新的教务管理系统,我院在教学周次缩短、课时不减少的情况下,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为新系统录入编辑大量数据,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7.准确核算本院教师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的课时课酬、误餐补贴及超工作量津贴等,协助办公室完成教师岗位考核工作。

(二)积极开展各项学术与教学交流活动

2017年,我院组织、开展证据科学春季论坛与秋季论坛共5场,教学办精心做好讲座申报、海报制作,会场布置等工作。邀请Ronald.Allen11位著名外籍教授为我院研究生讲授11门全英文课程,教学办细致做好各项后勤工作。这些活动开拓了我院师生的视野,扩大了我院在法学界的影响,促进了我院与国外法学界的学术交流。

(三)人才培养方面

1.按计划实施2017级招生迎新工作

组织完成了2017年研究生招生、复试、迎新工作。共迎新84人,其中法律硕士45人,证据法学硕士15人,证据法学、司法文明博士24人。

2.组织我院学生申报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及落实项目实施,并对上一年度的研究生创新项目进行验收。

2017年度我院组织博士研究生申报创新项目立项11项,博士学位论文资助10人份;组织申报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29项,硕士学位论文资助4人份。

组织上一年度研究生创新项目验收,其中,组织博士创新项目验收5项,组织硕士创新项目验收13项。

3.协助研究生工作办完成在校研究生的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的评选。

4.完成了2018年推免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完成了2018年司法文明方向博士审核制招生中文件审查工作。

5.完成2017届证据法学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学位论文自查、校外专家参与评阅答辩、导师责任心和培养环节。

2017年上半年共完成79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其中博士12名。学历硕士67名。

2017年下半年共完成13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

三、实践教学

2017年学年三学期(春季、夏季和秋季)共开设10门实验课程,开设实验课1088课时,选课人数605人,平均选课人数/课时数0.56。与2016年度(882课时、539人)比较,开课课时数和选课人数均有所增加。

2017学年三学期实验课情况概览

课 程

课时数

选课人数

选课人数/课时数

法医DNA分型实验课

224

140

0.63

法医学溺死鉴定实验课

144

63

0.44

文件上的秘密

128

47

0.37

假币与指纹检验实验课

128

44

0.34

声像资料真伪鉴别

112

76

0.68

实验室毒品鉴识课

96

72

0.75

法医学死亡调查(实验课)

96

61

0.64

酒驾证实实验

80

44

0.55

痕迹证据收集鉴定实验课(实验课)

48

36

0.75

微量物证鉴定实验课

32

22

0.69

合 计

1088

605

0.56

 


 

(一)开课课时

法医DNA分型实验课(21%),法医学溺死鉴定实验课(13%)和文件上的秘密(12%)、假币与指纹检验实验课(12%)开课课时最多;痕迹证据收集鉴定实验课(4%)和微量物证鉴定实验课(3%)开课课时最少。

 

法医DNA分型实验课和法医学死亡调查等课程,秋季课时数较春季或夏季有所增加。文件上的秘密和假币与指纹检验实验课,秋季课时数较春季有所下降。

(二)选课人数

法医DNA分型实验课(23%)、声像资料真伪鉴别(13%)和实验室毒品鉴识课(12%)选课人数最多;痕迹证据收集鉴定实验课(6%)和微量物证鉴定实验课(4%)开课课时最少。

 

法医DNA分型实验课、实验室毒品鉴识课和法医学死亡调查等课程,秋季选课人数较春季或夏季有所增加。声像资料真伪鉴别、文件上的秘密和假币与指纹检验实验课,秋季选课人数较春季有所减少。

(三)选课人数/课时数

选课人数/课时数平均为0.56。实验室毒品鉴识课(0.75)、痕迹证据收集鉴定实验课(0.75)和微量物证鉴定实验课(0.69)最高;文件上的秘密(0.37)和假币与指纹检验实验课(0.34)最低。

 

实验室毒品鉴识课选课人数/课时数比例高、且稳定,法医学死亡调查秋季选课人数/课时数较春季有所上升;其他课程除未开设外,选课人数/课时数有所波动,但无显著差异。

 

四、鉴定与服务社会

(一)领导关心支持,助力法庭科学研究所发展

法庭科学研究所不仅是证据科学研究院的内部专业室,同时也是学校对外社会服务的窗口,对外服务的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是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我们这几年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关心。2017年,我们先后迎来司法部刘振宇副部长、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毕力夫厅长、北京市司法局徐明江副局长、教育部本科评估的领导和专家团队等调研/考察,同时学校各级领导黄进校长、校党委胡明书记、时建中副校长、徐扬副校长及学校各级领导等多次来实验室/研究所进行调研,既充分肯定了我们取得了各项工作的成绩,同时对我们研究所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和建议,也为我们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创新教学模式,加强人才培养

法庭科学所除了完成常规的学校教学工作,同时也承担了学校实践教学的工作,是学校获得的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中心。研究所不断开拓教学新模式,开设多门实践学科课程,面向北京市高校和政法大学校内学生开设。可以让学生不仅感受法学教育的魅力,同时让他们体验到法庭科学的证据之美。2017年共开展67门实践教学课程,课程深受学生喜爱,选课比例达 1/50

法庭科学/证据法学/司法文明等相关法律硕士/博士培养工作,见教学办工作总结。

(三)加强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等综合能力,增加科研实力

法庭科学研究所加强科研项目申报、学术文章撰写和学术交流力度,2017年全所共申请科研项目20项,立项9项,获得资助金额199万;撰写学术论文37篇;同时举办或参加各类国内外学术交流会。

在科研方面奉行引进来,走出去的政策,一方面加大国际和国内专家来法大讲学的力度,如邀请美国马里兰州法医局、卫生厅及马里兰大学专家学者讲授美国医疗纠纷鉴定、美国法庭科学制度、美国鉴定人出庭、美国毒物鉴定等;邀请英国、美国、瑞士洛桑大学、加拿大等国家学者讲学,举办学术界交流会。另一方面,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今年在美国举办了第6届证据科学理论与法庭科学国际研讨会,会议专设了法庭科学分会场。另外还有多名法庭科学研究所作为大会发言参加国际研讨会。

国内学术交流方面,王旭院长成功申请学校非在编科研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庭科学标准研究中心,同时举办了国内首届法庭科学标准研讨会,正式启动了法庭科学研究所的专注标准研究工作。

(四)鉴定发力,再创佳绩

司法鉴定方面继续发挥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作用,引领地区司法鉴定的发展模式和技术发展,2017年共完成各类司法鉴定案件4600多件,共收到鉴定费用2100万,司法鉴定收费首次突破2000万元。

各专业类案件数量稳步增长,尤其司法精神专业,2017年年底,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再次启动招标工作,法大鉴定再次中标2018-2019年车速鉴定、DNA鉴定,由于法医病理鉴定、微量鉴定尚未达到法定开标条件,我所作为前期司法鉴定服务供应商将自动顺延其鉴定服务资质。2017年,北京市交管局委托的交通事故鉴定案件,费用接近240万左右。

(五)加强质量,确保业务持续发展

鉴定质量是机构业务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必须不断加大司法鉴定质量管理是确保司法鉴定、科研数据的准确可靠的基础。

2017年,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由于业务需要,在2016年年底、2017年年初进行了两次的扩项评审,经过相关评审工作,法庭科学研究所的已认可的司法鉴定业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共计9个专业100个项目/参数,从而确保司法鉴定业务的合法性、鉴定数据的可靠性。

2017年年底,再次启动了下一轮换证复评审的筹备和申报工作,目前已将材料报至CNAS

五、证据法学研究所

1.证据法所承担着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标志性项目司法文明指数项目的研究工作。本年度,围绕这一项目,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举办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6年发布会。120,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举行《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6》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最高人民法院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了发布会,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在内的19家媒体出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联席主任张文显和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分别致辞。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课题组首席专家张保生介绍了《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6》研究情况和主要结论。

2)举办2017年司法文明指数表彰暨培训动员大会。2017615日晚7时,“2017年司法文明指数表彰暨培训动员大会”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刘皇发报告厅举行。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常保国教授、“2011计划”司法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张保生教授、副院长张中教授出席了本次大会。会议对2016年度的司法文明优秀调研团队和人员进行了表彰,对2017年度司法文明调研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3)在全国31省市开展中国司法文明指数调研。2017年下半年,在201631个省市调研实践的基础上,本年度在全国31个省开展中国司法文明指数调研,完成调研问卷24800份。

2.924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民法院诉讼证据规定》结项总结会在北京召开。结项总结会由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李玉萍主持,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张保生做主题报告,证据法学研究所全体老师出席了会议并参与了讨论。最高法院相关庭室和各试点法院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十家试点法院分别就三大诉讼证据共性、科学证据、证人出庭、证据排除、程序性证据规则、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等试点情况做了发言。

3.举行教材修订研讨会。20171014-15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教材《证据法学》(第二版)教材修订会在河北张家口召开。证据法学研究所大部分老师和参与教材撰写的外校专家共2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就教材修改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各章负责人员逐一汇报了修改思路,与会专家就每一章节都进行热烈的讨论。

4.继续组织开展证据法所教师集体备课。本年度证据法所一共组织了3次次集体备课活动,主讲人分别为张保生老师、美国西北大学的罗纳德艾伦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罗伯茨教授。除此之外,还包括一次教师试讲活动和一次专题讲座。从本年度开始,集体备课开始吸收博士后参加。这些集体备课活动一方面促进了研究所老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了解彼此之间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使青年老师的成长和新老师融入研究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氛围。

5.继续开展《证据科学数据库》建设,对法规、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项目等资料分类整理、上传,为证据科学教学、研究提供资料服务。

6.与浙江警官学院、吉林警官学院等开展警官培训工作。其中,与浙江警官学院合作开展了3期培训,培训人数达1000人;与吉林警官学院合作开展3期培训,培训人数达1500余人。

六、《证据科学》编辑部

(一)2017年第16期出版情况介绍

目前出版杂志共6期(第六期正在印刷中),刊发论文情况见表7。今年的杂志印数基本还是为每期2000册。

7 201716期刊发论文情况

期号

总数

证据法学

证据学科

法庭科学

首发外文

基金课题

1

10

4

4

2

1

6

2

10

7

2

1


7

3

11

4

2

5


4

4

8

5

3



5

5

8

6


2


2

6

9

8


1


4

合计

56

32

11

11

1

28

(二)201716期专题选稿实际情况

2017年已经出版的6期情况来看,年初计划的专题做得比较成功的是第3期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标准”专题。由于有专题的计划指导责任编辑的约稿工作,因此,我们的编辑也相应地或多或少约到了一些相应选题的文章,这对于提高杂志刊文质量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希望明年继续给每期杂志策划专题。

(三)收稿及审稿情况

目前编辑部的稿件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作者投稿,二是编辑约稿,三是特邀编辑约稿组稿。过滤掉一些选题不在我们出版范围的投稿,全年作者有效投稿量大约在129篇。稿件的内容主要为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方面的文章,作者多为一线的技术鉴定人员和在校学生。编辑部在处理这些稿件时,大多数稿件都做了退稿处理,真正质量比较高、被我刊采用的文章不多。目前杂志刊用的稿件大多数都是我们的责任编辑约稿,这部分稿件的质量一般比较高,学术性、理论性都比较强。正是由于责任编辑约稿,稿件到责任编辑手上的时间短,目前编辑部也无法对这部分稿件进行登记,更无法按照正常的审稿程序审稿。这种状况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四)我刊被各大检索系统收录的统计情况

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诉讼制度司法制度)

截止目前《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诉讼制度·司法制度)收录全文转载2篇文章。

2.核心期刊相关数据

中国知网相关数据:复合影响因子1.16020161.471);综合影响因子0.67220150.916),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都有所下降。

(五)目前杂志存在的主要问题

1.稿源偏少,尤其是质量好的稿件更少,权威专家撰稿少;

2.刊发稿件质量有所下降;

3.本院老师参与约稿、组稿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七、国际交流合作工作

2017年,我院的国际交流合作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成功举办第六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

2017814日至16日,受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111计划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联合资助,由我院、国际证据科学协会共同主办,美国马里兰州法医局承办的第六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召开。来自四大洲,包括中国、美国、英国、瑞士、荷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近百名证据法学者和法庭科学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各国专家学者围绕本次会议主题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此次会议是继第五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首次离开中国北京在澳大利亚成功举办后,首次在美国举办。因此,这次会议对我院、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来说意义巨大。

2017815日,国际证据科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idence Science)第六次理事会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隆重举行,国际证据科学协会主席、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罗纳德艾伦(Ronald J. Allen)教授主持。到会全体理事一致通过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旭教授和瑞士洛桑大学亚历克斯彼得曼(Alex Biedermann)副教授正式成为国际证据科学协会新理事,并增选王旭教授任协会联席执行主管。

(二)继续邀请知名专家开设外教课程、举办讲座

2017年,我院继续邀请六位知名专家开设外教课程,并邀请五位国外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包括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Ronald J. Allen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Beth Greenwood教授,美国马里兰州法医局李玲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的Paul Roberts教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学的David Caruso先生,瑞士洛桑大学Christophe Champod教授、Olivier Ribaux教授,前瑞士沃州警察局局长、前瑞士警察首脑会议主席Pierre Aepil先生,北大国际法学院Thomas Yunlong Man教授、前南斯拉夫国际法庭的刘大群法官等。

相关外籍专家、学者采取集中授课、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就美国证据法、美国宪法、国际刑法、科学证据、刑事程序、西方法律制度下误判的原因、审查和效果以及律师职业与实务等证据科学与诉讼法学等多个领域的数个重大、疑难的前沿问题与我校师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课堂上,老师们从实际案例出发,开展模拟法庭、情景模拟和交流等,积极创造启发式和互动性的课堂环境,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同时也加强了我院学生对外国证据科学领域的重大问题的直观认识。

(三)在国外出版文集、国际著名期刊杂志发表论文

20179月中旬,由“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和“111计划”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联合资助,两部集中反映中国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领域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英文文集Proof in Modern Litigation Evidence Law & Forensic Science Perspective(中文译名《现代诉讼中的证明——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视角》)和Judicial Civi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views of evidence law and forensic science(中文译名《当代中国司法文明——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评论》)分别由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巴尔史密斯出版社(Barr Smith Press)和大卫卡鲁索出版社(David R A Caruso Publishing)正式出版。两部作品集中展示了我院中青年学者在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两大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水平,起到了对外推广和传播我院研究成果的积极效果。

2017年,《国际证据与证明杂志》(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idence &Proof)(Volume 21, Issue 1-2, 2017)首次同时刊登了六篇中国学者独著或以第一作者身份与他人合著的文章。其中包括我院张保生教授、汪诸豪副教授、博士生曹佳、杜鸣晓的文章。同期发表的还有国际证据科学协会主席、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威格莫尔特座教授罗纳德艾伦教授、瑞士洛桑大学亚历克斯彼得曼副教授、克里斯托弗山普教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法学院大卫卡鲁索先生等多位“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111计划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海外学术骨干成员文章。上述文章的发表,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反响,获学界同行的重视和好评。

(四)海外中心投入运行

2017年,“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创设的四个海外中心(中美法庭证据科学研究中心——马里兰法医局、中美物证技术研究中心——纽黑文大学、中美证据法研究中心——加州戴维斯分校和中澳司法文明研究中心——阿德莱德大学法学院)已经开始正常运作,接收包括我院教师在内的高级访问学者进行访学工作。目前,我院共有5位教师完成了短期访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英文网站的建设不断完善

2017年以来,我院英文网站从内容到形式不断提升。其一,2017年以来网站累计报道精品英文新闻17篇,其中包括20171月份《国际证据与证明杂志》首次同时刊登六篇中国学者独著或以第一作者身份与他人合著的文章、8月份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顺利召开第六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9月份两部集中反映中国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领域最新学术成果的英文文集正式在澳洲出版等重大新闻,以及各大海外名校教授授课新闻等。其二,网站更加注重页面的结构设计、图文排版,兼顾新闻质量的提升及美观。其三,网站维护团队每年910月份招新成为惯例,且更加注重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及英文水平。

(六)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日常工作平稳有序地完成

按照学校和院里的统一部署,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日常工作正常进行。例如,每年国际会议的申报、因公出国、出境的申报等工作均已完成,111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的年度总结也已按要求提交。

八、学生工作

  1. 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平安及其心理工作

    一年来学生政治思想稳定,平安无事故。依靠班级党团组织、学院研究生会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认真排查、了解与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即时动态进行关注,全面解决好了2014级硕士生黄亚鸽同学(恶性肿瘤)的疾病、毕业、升学等问题。此外,严抓学生入学注册报到以及节假日返校工作,防患于未然。

  2. 抓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认真负责、稳健有序地完成学业与国家奖学金的评选、三期律通法律职业指引、元旦联欢工作等主要学生事务,服务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圆满地组织了向刘建伟老师献血的活动,其中涌现出很多令人感动的事情,体现出师生的鱼水情。

    (三)努力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就业数量、质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就业工作平稳推进

    宣传提升就业意识,进行就业动员与就业经验交流,引导学生对毕业年度早规划、科学规划、全面规划,做好毕业论文写作与就业工作的合理安排;采集、汇总、上报毕业生就业信息,做到完整准确;指导毕业学生做好公务员报考与备考、企业应聘的选报与简历投送工作;认真、细致、耐心、及时地回复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就业政策、程序、心理、策略与方法等毕业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做好毕业生政审工作。

    (四)高标准、严要求做好两校区的迎新准备工作、学生档案的收集与整理、2016年级搬往学院路校区的搬家工作等。

    (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学生党务工作

    除了严要求、科学规范地开展日常党务工作外,还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与安排,扎实开展了两学一做活动、我校中共十九大北京市党代表的选举工作、校党委第八次党代会的代表选举与召开工作等。

    九、办公室工作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日常管理工作

    学校相关部门布置各项任务的上传下达,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的财务管理工作;行政办公用品的购置、领取、发放和管理;各类考勤、校岗位津贴以及院补贴的发放;各类文件、信函、报刊的收发。完成了本年度实验室文书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负责学院路校区证据法学图书资料室的日常借阅以及院网的日常维护工作。

    2.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修订完善了《证据科学研究院工作岗位考核办法》、《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立项和成果奖励办法》、《证据科学研究院公章管理办法》、《证据科学研究院工作岗位考核办法》、《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立项和成果奖励办法》、《院行政管理岗位及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的考勤制度》以及《管理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制度》系列制度;建立了《证据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安全管理》系列文件等26个规章制度。

    3.财务和审计工作

    2017年学校财务报销工作进行了调整,主要工作落实到二级学院办公室,就此项任务占用日常的大块时间,完成了201年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和2017年修购专项450万元等经费的财务报账审核工作;完成了2018年全院财务预算以及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工作;

    4.晋级晋职、业绩考核及人才招聘

    完成了全院教职工20162017学年终考核、评优工作;完成了行政管理人员届满聘任以及其他专技的岗位晋级和晋职工作;完成了2017年度人员招聘录用工作及制定了2018年人才的招聘计划任务。

    5.计划外办学工作以及创收情况

    计划外办学是院里是为全院教职工增加创收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院办公室多年来在没有专职编制,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利用节假日始终坚持各种短期培训和同等学力(医事法学方向)进修班招生、项目的报批及考察工作,院办还负责日常教学、答辩、结业等事项;各种短期培训班项目申报等管理工作;20177月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同等学力(医事法学方向)进修班停止招生工作,上半年共招收同等学力学员53名,除去上缴学校15.9万元,为院里创收47.7万元;结业老学员66名。

    20174月份、8月份先后受北京市司法局、天津市司法局的委托,举办共5期《人身损害赔偿相关司法鉴定标准》《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人转岗》行业培训,参加培训450余人次。以上短期培训班除去上缴学校的为院里直接创收27.6万元。

    6.党务工作

    组织全院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学习以及习近平总书记“5.3”重要讲话精神活动共4次;在5月份组织全体党员以及教职员工“健.证”奥森健步走活动,11月组织全院教职工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完成了全年党费的缴纳工作。

    7.其他工作

    参加了科研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学校工会举办的春季运动会和秋季趣味运动会;组织教职工“爱心互助”活动;完成春节慰问退休人员的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1.忙于日常的琐碎事务,尤其是财务的报销程序繁琐,加上三地办学,有时为了一张报销单会往返三地签批,工作效率非常低,出工不出活的现象明显。

    2.没有很好地发挥院综合办公室的作用。

     

     

     

     

    附件12017年科研项目立项一览表

序号

项目来源

项目类型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承担人

批准经费(万元)

1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

纵向

司法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张保生

60

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一般项目

纵向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中的证据问题研究

李训虎

20

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一般项目

纵向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质化改革研究

施鹏鹏

20

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青年项目

纵向

域外证据分类及采信标准研究:以民商事涉外案件为视角

汪诸豪

20

5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

青年项目

纵向

科学证据错误风险排除规则研究

曹晶

8

6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

青年项目

纵向

刑事案件事实认定模式研究

吴洪淇

8

7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技术、信息和专业知识密集型服务的认证整体方案研究”子任务

横向A

法律服务认可方案研究与应用

王进喜

33

8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人民检察院


横向B

证据裁判原则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汪诸豪

10

9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横向A

化学发光和石墨烯传感技术快速检测爆炸物方法研究

郝红霞

65

10

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


横向D

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发展现状及五年发展规划(2018-2022建议稿初步研究计划

王进喜

30

11

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


横向A

法医临床学视野检测规范

王旭

5

12

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


横向B

基于纳米金增强和表面化学修饰技术的毒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

郝红霞

10

13

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


横向B

基于ICF编码的法医学伤残评定标准研究

王旭

10

14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横向A

基于大数据统计的全同胞关系推断关键技术研究

袁丽

9

15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横向A

对法医学体液(斑)检材RNA提取物质量评价及内参基因RNA的选择

赵东

8

16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横向B

2014-2016年度北京市医疗纠纷形势研究

刘鑫

25

17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横向B

法治医院建设研究

刘鑫

15

18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横向

基于科学证据与理性思维的化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翱翔学员培养体系构建

袁丽

80

19

2017年校级青年科学研究项目


校级

科学证据鉴定意见可采性研究

曹晶

4

20

2017年校级青年科学研究项目


校级

MMP-2/9在骨骼肌损伤时间推断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于天水

4

21

2017年校级规划科学研究项目


校级

心肌缺血性病变中FBW7介导的泛素化调节机制的病理学研究

赵东

8

附件22017年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立项一览表

批准号

课题名称

负责人

所在单位

资助金额(万元)

2017KFKT01

现场物证快速检测装置及应用

蔡能斌

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

5

2017KFKT02

自制爆炸装置预警与侦查模型的建立

乔婷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5

2017KFKT03

血痕固定技术比较研究

常冉

北京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5

2017KFKT04

公诉证明标准研究

韩东

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

5

2017KFKT05

证据法学学科地位研究

刘坤轮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

5

2017KFKT06

英美讯问/询问取证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刘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与反恐怖学院

5

2017KFKT07

Bayes推理在多道仪测试结果中的应用研究

陈云林

浙江迪安鉴定科学研究院

5

附件32017年度出版著作一览表

序号

作者姓名

著作题目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著作类别

字数(万字)

1

吴洪淇

法律职业的危机与改革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74

专著

26.5

2

袁丽

法医DNA证据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176

专著

33.8

3

张保生、张中、吴洪淇等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6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72

专著

25.5

4

张中主编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调查数据挖掘报告2015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710

专著

25.5

5

王进喜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998年法律职业法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76

译著

20.8

6

王进喜

苏格兰诉辩律师协会诉辩律师职业行为指引和惩戒规则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76

译著

36

7

王进喜

律师事务所的有效知识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7

译著

27

8

王进喜

现代律师事务所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8

译著

24

9

吴洪淇

对抗制下的法律职业伦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8

译著

13

10

吴丹红

让证据说话——李昌钰科学证据办案3(修订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712

译著


11

房保国编著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图讲堂——民事诉讼法之强化篇

开明出版社

20173

自学参考资料

32

12

汪诸豪主编

Judicial Civi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views of Evidence Law and Forensic Science(当代中国司法文明: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评论)

澳大利亚大卫•R A•卡鲁索出版社

20179

论文集

20

13

Daviud Caruso、汪诸豪主编

Proof in Modern Litigation: Evidence Law   & Forensic Science Perspectives
 
(现代诉讼中的证明: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视角)

澳大利亚BARR SMITH出版社

20179

论文集

9.8

附件4:2017年度发表论文一览表

序号

作者姓名

论文题目

发表刊物

发表年期

刊物级别

1

吴洪淇

刑事证据审查的基本制度结构

中国法学

2017年第6

权威

2

张保生

事实、证据与事实认定

中国社会科学

2017年第8

权威

3

百茹峰(第一)

Genetic variation of 18 STR loci in the   Changsha Han population from Hunan Province, South Central China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Genetics

2017

权威SCI

4

百茹峰(通讯)

Haplotype data for 27 Y-chromosomal STR   loci in the Chaoshan Han population, South China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Genetics

2017

权威SCI

5

曹洪林,王宇靖(),李敬阳(外,通讯)

语速对三合元音共振峰动态特征的影响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9

权威EI

6

郝红霞(通讯)

Carboxymethylated Dextran-Modified N‑Heterocyclic   Carbene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on Gold for Use i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iosensing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7, 9,   39223−39234

权威SCI

7

郝红霞(通讯)

The Application Of Hollow Fiber In Forensic   Toxicology

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

2017(121)3-9

权威SCI

8

石美森(通讯)

Developmental validation of a 6-dye typing   system with 27 loci and application in Han population of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

2017年第7

权威SCI

9

石美森(通讯)

Population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Globalfiler STR loci in 3032 individuals from the Altay Han population of   Xinjiang in northwest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2017

权威SCI

10

袁丽(第一、通讯)

Study of autosomal STR loci with IBS method   in full sibling identification

Legal Medicine

2017年第2614-17

权威SCI

11

百茹峰、吕小娇(硕士生)、鄂晓霏、于天水(通讯)、刘冉、 张海东

不同高度钝力打击致大鼠皮肤与骨骼肌挫伤的对比

法医学杂志

2017年第1

核心CSCD

12

李训虎

变迁中的英美补强规则

环球法律评论

2017年第5

核心CSSCI

13

刘世权(博士后)(译)

专门证据的两个概念性困难

证据科学

2017年第1

核心

14

刘鑫

国外好撒玛利亚人法及对我国的立法启示

法学杂志

2017年第9期 

核心CSSCI

15

刘鑫(第一)

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模式对法医出庭质证的挑战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7年第1

核心CSCD

16

刘鑫(第一)

法医学鉴定实践中的伦理考量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 

核心CSCD

17

刘鑫(通讯)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实践问题及对策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 

核心CSCD

18

刘鑫、赵彩飞

残疾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基本问题研究——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为例

证据科学

2017年第3

核心

19

施鹏鹏

综合的反恐体系及检讨——以法国新反恐法为中心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年第1

核心CSSCI

20

施鹏鹏

警察刑事交易制度研究——法国模式及其中国化改造

法学杂志

2017年第2

核心CSSCI

21

施鹏鹏

口供的自由、自愿原则研究——法国模式及评价

比较法研究

2017年第3

核心CSSCI

22

石美森(通讯)

潮汕汉族群体27Y-STR基因座的单倍型及遗传关系分析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7,42(3),217-223

核心CSCD

23

王进喜(第一)

中国证据法改革者面临的选择

证据科学

2017年第5

核心

24

王旭(通讯)

视盘RNFL厚度改变与视野缺损的关系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7323272-276

核心CSCD

25

王旭(通讯)

眶壁骨折致眼球内陷法医学鉴定1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7323318-319

核心CSCD

26

王旭、周晶(硕士生)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中晋级原则研究

证据科学

2017年第3

核心

27

王元凤(第一、通讯),宋朝朝(),段伟(),王文龙(),杜然()

ZnO/ PAMAM G5.0的合成及其对“502”熏显处理指印的增显作用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年第12

核心CSCD

28

吴洪淇

刑事证据辩护的理论反思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

核心CSSCI

29

吴洪淇

司法改革转型期的失序困境及其克服

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

核心CSSCI

30

武晓慧(博士后)

符号学场域中的刑事证据问题研究论纲

证据科学

2017年第2

核心

31

杨天潼(第一)

《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与美国工伤赔偿

证据科学

2017年第1

核心

32

杨天潼(通讯)

《损伤程度》与《致残分级》关于脊柱四肢评定条款的比较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7年第5

核心CSCD

33

杨天潼、向思阳

GEPI关于多项残损的复合计算溯源——兼谈《伤残分级》晋级问题

证据科学

2017年第3

核心

34

于天水,百茹峰,张海东

格林-巴利综合征继发肺动脉栓塞致死1

法医学杂志

2017年第3

核心CSCD

35

于天水,李明(),张海东,百茹峰

冠状动脉肌桥致心源性猝死1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7年第2

核心CSCD

36

张保生

非法证据排除与侦查办案人员出庭作证规则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 年第4

核心CSSCI

37

张中

法官眼里无事实:证据裁判原则下的事实、证据与事实认定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7年第5

核心CSSCI

38

张中

论侦查阶段的有效辩护

当代法学

2017年第6

核心CSSCI

39

张中、敖丽丹(法硕院硕士生)、方玉叶(硕士生)

构建更为合理的司法文明指数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

证据科学

2017年第2

核心

40

赵东(通讯)

DNA条形码技术在法庭科学种属鉴定中的应用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7 年第32 卷第4

核心CSCD

41

曾玲(),蔡能斌(),Pawlowska Natalia(),郝红霞(通讯)

Application of Nucleic Acid Aptamers in   Forensic Drug Analysis

刑事技术

2017年第1

一般

42

韩元利(第一)

Infouence of Software on the Features of   Laser-printed Characters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and Medicine

2017年第1

一般

43

郝红霞(通讯)

Detection of Four Common Organic Explosives   Using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Judicial Civi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views of evidence law and forensic science(当代中国司法文明——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评论)

2017

一般

44

胡纪念

On Rules of Proof in Forensic Psychiatric   Evaluation

Proof in Modern Litigation – Evidence Law   & Forensic Science Perspective(现代诉讼中的证明——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视角)

2017

一般

45

李冰(第一、通讯)

Research on Typical Ink Defects of   Ballpoint Pen Using Optical Method

Judicial Civi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views of evidence law and forensic science(当代中国司法文明——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评论)

2017

一般

46

李冰(第一、通讯),王元凤

The Rational Thinking of Expert Opinion and   Communicating in Courtroom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and Medicine

2017年第3

境外

47

刘鑫(通讯)

冷冻胚胎处理的法律和伦理问题研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2期 

一般

48

鲁涤

亲子鉴定在行政管理领域中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法庭科学论丛

2017

一般

49

施鹏鹏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侦查权及其限制

中国法律评论

2017年第2

一般

50

施鹏鹏

刑事问题列表制度研究——以完善人民陪审员事实认定机制为切入点

北方法学

2017年第6

一般

51

施鹏鹏(第一)

认罪认罚从宽的法理逻辑及制度构建

人民检察

2017年第10

一般

52

谭俊鹏(),刘志成(),杨瑞琴(),郝红霞(通讯)

Mod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ptamer-Bas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 Chip

Proceedings of 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ine 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2017

境外

53

汪诸豪

Is an oral-evidence based criminal trial   possibl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idence and Proof

2017年第211-2

境外

54

汪诸豪

A New Evidentiary Frontier:Considerations in Admissibility of Electronic Evidence   from a Comparative Law Perspective Betwee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Judicial Civi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views of evidence law and forensic science(当代中国司法文明——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评论)

2017

一般

55

王进喜

论《律师法》修改的背景、原则和进路

中国司法

2017年第11

一般

56

王进喜

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法律职业伦理论丛

201712

一般

57

王进喜

低效证据

诉讼法学研究

21

一般

58

王晶

A Comparison of the Identifying Features of   Imitated Handwriting and Elderly Handriting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and Medicine

2017年第1

一般

59

王旭

Clinical Forensic Medicine in   China:History,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of in Modern Litigation – Evidence Law   & Forensic Science Perspective(现代诉讼中的证明——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视角)

2017

一般

60

王旭(通讯)

骨折愈合时间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3月第1 77-80

一般

61

王旭(通讯)

法医学骨折愈合时间评估的研究进展

中国司法鉴定

2017.3(总88. 31

一般

62

王元凤(通讯)

Discrimination of Handlebar Grip Samples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Microspectroscopy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and medicine

2017年第3

境外

63

王元凤(通讯)

中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发展路径与管理探索

环境保护

2017年第9期 

一般

64

王元凤,王旭,王灿发,郑振玉(外)

我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司法鉴定

2017年第4

一般

65

吴洪淇

Miscarriage of Justice and Responsive   Reform of Evidence Law in China 

Judicial Civi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views of evidence law and forensic science(当代中国司法文明——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评论)

2017

一般

66

吴洪淇

证据法中的跨学科研究:挑战与回应

北大法律评论

2017年总17卷第1

一般

67

杨天潼(第一)

美国GEPI伤残标准之争议

东方论坛

2017年第3

一般

68

袁丽

Actors Influencing Expert Opinion   Cross-Examination in Criminal Cases-With DNA Evidence as Object

Proof in Modern Litigation – Evidence Law   & Forensic Science Perspective(现代诉讼中的证明——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视角)

2017

一般

69

张保生、曹佳(博士生)

The 'mirror of evidence' and the plausibility   of judicial pro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idence and Proof

2017年第211-2

境外

70

张中

Where Are The Witnesses:The system if   Witness Appearance in Court is Breaking Down in Criminal Procedure in China

Proof in Modern Litigation – Evidence Law   & Forensic Science Perspective(现代诉讼中的证明——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视角)

2017

一般

71

赵东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based human   RNA quantification to enhance mRNA profiling in forensic biology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and Medicine

2017年第3期 

一般

72

赵东

我国无过错医疗损害补偿机制构建探究

医疗损害鉴定与防范新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一般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