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于学院路校区成功举办了第三期教师论文工作坊。我院曹晶老师,围绕“意见性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规制”这一前沿主题,进行了深入汇报。此次工作坊由我院副院长张中教授主持,院长彭文华教授致开幕辞。彭文华院长在致辞中对各位与会老师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彭院长回顾了前两期工作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本期工作坊寄予厚望。他特别提到,本次工作坊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积极参与,不仅有来自法大鉴定所的专家,更有来自兄弟学院的同仁,共同为学术交流注入了活力。期待此次研讨能够促进证据法学与司法鉴定实践、实体法学与诉讼法学之间的深度对话与学术碰撞。
曹晶老师的汇报从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切入:当前鉴定意见之外的新型专业性意见在刑事诉讼中缺乏明确的审查判断标准。针对这一痛点,曹老师创造性地提出了“意见性证据”这一广义概念。该概念旨在囊括所有具有解决专门性问题功能的意见类证据,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曹老师在报告中深入分析了美国等法治成熟国家在“专家证据”制度方面的宝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论证构建一个包容性更强、评估机制更明确的意见性证据审查判断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汇报结束后,会场气氛即刻被一阵热烈的讨论点燃,各位与会老师踊跃发言,针对曹晶老师论文中的核心观点、提出的创新性概念以及论证过程中的细节之处,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点评与交流。与会老师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了富有洞察力的见解和疑问,既有理论层面的严谨辨析,也有实践层面的经验分享。现场气氛活跃且热烈,充分体现了证据科学研究院追求真理、鼓励思辨的纯粹学术之风,真正实现了与会者们共同探究、解决“真问题”的学术愿景,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开启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此次工作坊的成功举办,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证据法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