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创始院长张保生教授及其培养的学生合作完成的《证据科学论纲》英文译本——An Introduction to Evidence Science,由国际知名出版社 Springer 以电子版本和纸质版本两种形式出版发行,彰显中国证据科学国际影响力。
《证据科学论纲》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成果。作为证据科学“实践学派”的典型成果,该书突破了狭义的证据科学,向广义证据科学研究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它从多个维度深入解读证据科学,涵盖了证据科学的元理论、发展史、概率论、推理论、决策论、评价论、叙事论、解释论以及科学证据论等多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在证据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展现了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独特视角和深厚学术功底。
在学术价值方面,《证据科学论纲》具有开创性意义。狭义证据科学作为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证据采集、鉴定技术以及案件事实认定之一般规律。而该书所倡导的广义证据科学则是一门关于知识的学问,旨在揭示人类各种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事实、证据和证明的一般关系及证据推理的共同规律。书中提出的“实践 - 证据 - 认识 - 证据 - 实践”这一新的认识论公式,普遍适用于不同学科共同面对的证据推理和知识获取问题,集中体现了广义证据科学观和证据方法论的内涵。
从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来看,“证据科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理论体系与应用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课题。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的三十余位教师和数百名研究生,在建院过程中用行动对证据科学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自誉为证据科学的“实践学派”。美国学者艾伦教授曾表示,目前在全世界,只有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把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两支研究队伍集合在一个研究机构中,切实开展了证据科学的交叉研究。本书正是这一实践探索的结晶。
此次《证据科学论纲》英文译本的出版,其目的在于扩大中国法学与证据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该书上线以来,引起了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它向国际学者具象化地展示了我国学者在证据科学领域开拓的创新成果,展示了我国在该领域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以及证据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有益融合的优秀成果。
本书各章执笔人为张保生、吴洪淇、曹佳、郑飞、柴鹏、戴锐、樊传明、蒋毅、李吟、张南宁(按章节顺序排名)。全书由林静、张鲁平及团队成员翻译。他们凭借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专业知识,克服了诸多翻译难题,将书中复杂的学术概念和严谨的逻辑论述准确、流畅地转化为英文,为国际读者打开了了解中国证据科学研究的窗口。

电子版本查阅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96-2026-5